精選文章

中小企業用 3 分鐘簡易評估可申請的政府補助計畫

有哪些政府補助計畫申請?如何確認符合計畫申請資格?

不同產業─文創產業、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如何挑選合適的政府補助?

為了讓大家自行快速健檢,我們特別依照過往經驗分享簡單的自行健檢流程和常見的政府補助計畫。

第一步,從中小企業跟政府補助的申請須知確認基本資格

先確認最基本的「中小企業」資格認定

因為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政府補助計畫分享,所以一定要知道「中小企業」的定義在國內法規上到底是什麼。

依據臺灣公司法辦理公司登記、依有限合夥法辦理有限合夥登記或依商業登記法辦理商業登記,且符合下列基準之一的事業(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可):

  1. 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1億元以下(含1億元)
  2. 經常僱用員工人數未滿200人(不含200人)

符合上述資格任一個的「公司行號、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算中小企業。

確認政府補助中的申請資格

確認是中小企業之後,就從申請計畫中的「申請資格」確認,以下是統整常見政府補助計畫的申請須知內,所得到的彙整重點:

  1. 執行政府補助計畫5年內都沒有違約紀錄。
  2. 未曾因為執行政府補助計畫出現缺失(或者曾經被禁止申請,但禁止年限已過)。
  3. 3 年內都正常進行繳稅捐相關事宜;非屬銀行拒絕往來戶;申請人為公司者,其公司淨值應正值。
  4. 專案內容沒有重複補助(要申請的專案內容未曾享有其他補助、獎勵、租稅優惠)。
  5. 3 年內都沒有任何違反環境保護、勞工或食品安全衛生相關法律、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者。
  6. 不能是陸資結構的企業。
  7. 不能是外國營利事業在台設立的分公司。
  8. 公司需要正常營業(不能是解散、撤銷或停業的狀態)。
  9. 申請的補助項目時間不重疊 (例如:今年11月開始執行政府補助CITD計畫至隔年11月結案;則隔年的CITD無法申請。)

符合以上的資格,所有中小企業的政府補助都算「符合申請資格」;但是「符合申請資格,不代表就是一定通過!」

第二步,從常見政府補助計畫的申請須知中,確認「進階資格」

針對要送的計畫類別進行評估

  1. 公司送案主題內編列的人員背景,是否符合送案主題(例如:在計畫內需要的背景人才是材料化學,就不可能派餐廳廚師)
  2. 參與計畫人數依照經驗判斷,最好超過 5 人以上(含),而且必須要保勞保(人數會影響申請經費,大部分的計畫經費有50%以上都是補助人事費。)
  3. 公司資本額要超過想申請的經費(例如:想申請 100 萬的補助款,資本額如果低於 100 萬不行);所有的計畫都需要自籌款,絕大多數計畫自籌款占所有計畫經費的 50%
  4. 熟悉送案主題的競爭對手及市場,跟競爭對手與目前市場相比,差異化的優勢有哪些(例如:要送創新手機作業系統開發,怎麼可以不知道Android、IOS?)
  5. 確保自己可在計畫期程內提供「具體」且「可量化」供政府單位查核的績效;且最後三個月須有試營運,確保研發標的可帶來效益(因此計畫內自訂績效特別重要。)

「符合資格,不代表就是一定通過!」→請記住,說會 100% 保證通過的單位不是詐騙集團就是沒經驗。

保持公司經營以終為始的目的→是因為想做的事符合可申請政府補助,不要為了拿錢申請;付出的錢、人力跟時間可能影響公司階段性營運。

針對自己的公司產業及設立登記地址評估

政府單位為了鼓勵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可申請的計畫內容多元;有隨到隨審的,也有一定時間內公告徵選的,另外也不定時針對時勢提出主題式徵選,以下先以常見的幾項計畫說明:

  1. 傳統產業、製造業(全臺灣):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CITD) ;傳統產業及製造業如果具備創新研發技術或新服務模式也屬於「技術開發」或「商業服務」領域,也可送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SBIR)
  2. 文創產業、商業服務、技術開發等(全臺灣):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 (中央型 SBIR )
  3. 文創產業、商業服務、技術開發等(公司設立登記縣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創新研發計畫(地方型 SBIR )
  4. 文創產業、商業服務、技術開發等(臺北市):臺北市產業發展研發補助 ( SITI 研發補助)

第三步,從常見的政府補助計畫挑選合適申請項目

針對上述自我評估過程中,大概可以知道可能申請的補助計劃有哪些,以下為針對各項常見的補助計畫介紹(不包含一定時間內公告徵選、主題式徵選)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

中央型SBIR

◆送件時間:隨送隨審

◆補助款上限為計畫總經費 50%

◆計畫內容說明

※Phase1 先期研究/先期規劃案 (僅限單家申請)

◎計畫期程: 6 個月

◎最高補助金額: 100 萬

※Phase2 研究開發/細部計畫案

◎計畫期程:2年為限

◎最高補助金額: 500 萬

※Phase2+ 加值應用(僅限單家申請)

◎計畫期程: 1 年為限

◎最高補助金額: 500 萬

※研發聯盟:多家聯合申請

◎計畫期程以 1 年為限

◎補助上限新臺幣 2,500 萬元(每家上限 500 萬元)

地方型SBIR

◆送件時間:依照各縣市公告為主

◆補助款上限為計畫總經費 50%

◆計畫內容說明

※個別申請

◎計畫期程: 1 年

◎最高補助金額: 100 萬

※多家聯合申請

◎計畫期程以1年為限

◎補助上限新臺幣 200 萬元(每家上限為 100 萬元)

經濟部工業局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CITD )

★傳統技術開發計畫(CITD)

◆送件時間:約每年第二季( 3 至 4 月),以實際公告為主

◆補助款上限為計畫總經費 50%

◆計畫期程:申請截止日次日至當年度11月30日止

◆產業屬性:金屬機電、金屬材料、民生化學、民生紡織、民生醫材、民生食品、電子資訊及技術服務等8個類組。

◆一般型:開發之新產品(標的)超越國內同行一般技術水準。

◆主題型:補足國內產業供應鏈或技術缺口,減少缺料或生產營運中斷問題(以實際公告內容為主)

◆計畫內容說明

※產品開發型(限一家申請)

◎最高補助金額:新台幣 200 萬

※研發聯盟:多家聯合申請

◎參與成員:由 1 家主導業者,結合 2 家以上之其他業者、法人等共同申請(皆須符合資格,法人單位不得多於業者家數)

◎補助上限:共計 1000 萬元整(主導業者:新台幣 250 萬元;其他單位每家上限為 200 萬元者)

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SITI)

★創業補助

◆送件時間:隨送隨審:設立登記日一年內

◆補助款上限為計畫總經費50%;最高金額 100 萬元整。

◆計畫期程: 8 個月至 1 年 6 個月。

★研發補助

◆送件時間:隨到隨審;設立登記日次日起算一年以上。

◆補助款上限為計畫總經費50% ;最高金額 500 萬元整。

計畫期程: 8 個月至 1 年 6 個月。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

政府補助是一種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申請資金的管道;政府補助不需要看到實際的資金收益,但是必須要幫助政府創造經濟績效,例如提高就業率、產值及產業發展等,所以大部分的政府補助用途會以人事費及耗材、設備維護使用為主,又以人事費為最多!

作者介紹